刷爆朋友圈的一句话:赚钱难吗?其实也不难,难的是生活!网友:真相了,太扎心!
身边的一个同学,之前是在老家工作,公司还是一家上市企业,薪资待遇也不错,收入高的时候一万出头。
这收入放在我们这种小县城来说,可以说是很高的收入了。
在老家生活成本比较低,身边有太多的人疫情几年负债了多少,而他不同的是有了一些存款。
后来他跟部门领导闹了不愉快,最后干脆直接离职了,说要去市里找工作,换换生活和工作环境。
最主要的是:在老家的圈子太小,限制了个人成长、职业发展。
于是他就开始了市里求职之路,投简历很快的就入职了一家公司,每个月需要去外地一段时间,不过有差旅补助,也可以接受了。
过了一段时间聊天中得知,外地哪个项目部每天晚上都有酒场,每次喝酒都喝吐了。
最后大概干了半月多的时间,撑不住了提出了离职,回到了市区继续找工作。
接着很顺利的找到了一家合适的公司,公司的领导主管面试,都是直接当场同意的。
在写字楼没工作几天被派到仓库核对账务,仓库的环境比较差,加上公司账务交接不顺利,干了半月左右离职了。
这家公司是,面试顺利、离职也很顺利,公司那边也没有任何的拖延。
他以上两份工作,是暂时在一个堂弟那里住,没有房租支出日常开支也并不大。
他也说了在工作稳定之后,自己重新找租住的地方。
当然了,他也并没有完全放松下来,继续投简历;
面试了三家公司之后,被其中一家公司录用了,主要原因就是他这几年的工作经验跟这个岗位很契合。
尽管这个公司薪资低点,距离远点,他也接受了总要先赚钱的,因为在老家县城的每个月房贷开支是固定的。
再没有一个稳定收入,看着卡里一点点消耗减少的余额,他心里很是慌乱。
他自己也算了一个账,就拿这个公司的薪资待遇,加上自己租房、日常生活、房贷支出,最后一个月顶多能存1500左右,跟在老家时候相差甚远。
经历了前面两份工作,对于这份工作,他更努力、更珍惜了。
他每天晚上都会学习到11:30,比上高中的时候更拼,为的就是能做好这份工作。
他很努力,因为他太需要工作、太需要一份工资收入了!
但是现实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,头一天晚上我跟他聊的,也并没有任何异样,第二天上午给我发微信说:“今天是在这里上班最后一天了,具体原因见面说”。
后边见面得知,他的岗位其实早就被公司领导“内定”了,只不过是先让他来组做前期的一些交接,因为这个岗位的员工也要离职。
其实,在职场当中类似这种情况也并不是个例。
困难是一面镜子,最好的反省往往都源于此!
通过以上的案例,我总结以下四点:
1:自身缺少核心竞争力,很容易被取代;
2:技能单一,也就是意味着收入单一,也就意味着抗风险能力差;
3:要未雨绸缪,要有危机意识,不要等着工作干不下去了,再去找其他的;
4:在不确定的时代,能够形成自己“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赚钱能力”,才是靠谱可依赖的。
一些伙伴想学习自媒体运营,最开始劲头挺大,三五天98%的都没了动静。
他们开始抱怨,做互联网运营好难啊,怎么写了几篇文章没效果呢?
做自媒体运营,要有强大的信念和能量,才会有更大的可能;
你的信念是什么,你的起心动念是什么,决定了往后的你能走多远,能取得多大的成果。
学习难吗?难的是赚钱!
赚钱难吗?其实也不难,生活才是最难的!
生活很多时候最无奈的是:别无选择;
而恰怡,别无选择的时候,就意味着:
不得不干,进而爆发出强大的:【执行力】+迫切改变现状的【欲望】。
为什么很多人做项目都没有结果呢?
因为他们给自己留足了可选择的空间和退路;
因为他们一直在追所谓风口项目,短平快项目,盲目跟风“赚快钱”。
再者就是说到底,还是因为做项目赚钱,对于他们自己当下来说:
不是“必须+立刻+马上,就得做成的事情”。
选择大于努力,模式决定层次。你现在的收入,正被哪种模式主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