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实战分享 > 如何给用户打标签?遵循四点建议,更简单高效

如何给用户打标签?遵循四点建议,更简单高效

微赚会2021年11月20日 20:00:182284

今天,聊聊用户标签,以及怎么给用户打标签。

用户标签,相信大家都不陌生。

包括我自己在内,也是用户标签的使用者,每天的被动流量,我都会分别打上标签,以及备注具体内容。

就是说,对方是在那个渠道加我微信,加我有什么诉求。

现在很多微信营销的人,都在开始关注精细化运营了,但是具体怎么落地,还是很懵逼的。

图怪兽_8bac193b8b56a2a083e523dafaee41f8_35202.jpg

精细化运营的第一步,也是最关键的,把流量变成“用户”,而其中会用到的关键工具就是"用户标签”。

我们举个例子,今天有一个微信昵称叫@小明的用户进入到你的私域,如果你只知道对方昵称叫@小明的话,那么他只是你的流量,因为在你眼里,他和小红、小绿、小蓝是一样的。

但是如果小明身上有一些关键词,比如:

“金融行业、用户运营岗位、月薪20k、上海、3个月内有学习需求;

这样的@小明 是不是就更立体了,且独一无二了,那么这个时候@小明 才能算是真正的成为你的用户。

而其中用到的这些关键词,就是"用户标签”了。

那么,怎么给用户打标签?

大部分人在给用户打标签时,都是想到什么标签,就打什么标签,这样做会导致你的整个标签库非常乱。

给用户打标签时,我建议这样:

第一步,做用户分层

在私域里通常可以采用"用户生命周期模型”对用户进行分层,包括注册用户、激活用户、付费用户、复购用户、流失用户。

第二步,做用户分群

用户分群指的是对同一层级用户的二次划分,划分维度可以是基于用户的基础信息(比如:性别、城市、学历、收入、年龄、行业),也可以是基于用户的行为数据。

第三步,做标签体系

标签体系是一种组织内的共识语言,要做到组织内部成员,看到标签就能知道背后代表的用户特征,同时也能知道对自己手头上的用户打什么标签。

第四步,做标签添加

在给用户打标签时,尽量避免手工操作,建议用系统添加。原因很简单,一方面是标签量很大,手动操作成本高,另外一方面是手工添加很容易出错,比如我们对用户是否是高意向,不同人是有不同的理解的,那么这样的标签添加,就容易影响后面的应用的精准度了。

最后,我们来聊聊怎么样应用标签做精细化运营。

主要有3个应用场景:

第一个场景是内容推荐,你可以基于用户关注的话题做内容堆荐,这个很好理解。

第二个场景是服务场景,你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的痛点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。

第三个场景是活动营销,把有限的预算,花对的人身上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微赚会博客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eizhuanhui.cn/4875.html
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为什么说:有的银行信用卡别轻易注销?背后的真相,往往被很多持卡人所忽略!

为什么说:有的银行信用卡别轻易注销?背后的真相,往往被很多持卡人所忽略!

团队一个伙伴咨询,他那边有的客户打算办一张信用卡,能不能审批五万的额度?线下展业推广信用卡的时候这是经常遇到的情况,原因就是:如果审批的额度少了,我就不办理了!真的就呵呵了,基本的逻辑是:先办理了,才能获得系统的审核、审批额度;而不是先确定...

为什么说圈子很重要?圈子的价值和意义又是什么

为什么说圈子很重要?圈子的价值和意义又是什么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。这个小圈子可以称之为自己的智囊团,里面的成员是愿意把“猪肉”分出来给大家的。现在应该是一个抱团取暖的时代,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,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。而圈子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是:信息获取、思维升级、案例学习、人脉链接、项...

直播的规则和原理,新鲜出炉、速来收藏!

直播的规则和原理,新鲜出炉、速来收藏!

很多人跟风的入局短视频直播,最后没有拿到结果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:没有搞明白——直播的规则和原理。不遵循规则、原理,系统推荐机制,而是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去运营,最后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。关于短视频运营的文章,之前也分享过不少了,有需要的直接在...

如何利用手机赚钱,手机赚钱的项目都有哪些?

如何利用手机赚钱,手机赚钱的项目都有哪些?

当下的手机赚钱市场是异常火爆的,大小平台也参差不齐,也决定了手赚软件的周期性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基于现在庞大的移动端的流量,流量来了剩下的就是变现模式了,这也就是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手赚app,这其中多数都是靠卖广告获得收益。 目前手赚市场主流...

比勤奋更重要的;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(深度好文)

比勤奋更重要的;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(深度好文)

很多人的勤奋,是一种低质量的勤奋。明明集中精神两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非要拖到半夜;明明抛到群里很快能解决的事情非不主动去沟通,要自己瞎琢磨。这样的做法不是勤奋, 而是想要偷懒却又想被人夸赞勤奋。我相信你身边一定不乏这种人,也许你自己就是这种...

为什么很多人为知识付费了,最后却说被割韭菜了,这才是背后的真相!

为什么很多人为知识付费了,最后却说被割韭菜了,这才是背后的真相!

相信大家对于“知识付费”都不陌生了,当然了行业内知识付费被骗被割韭菜的案例也很多。  为价值买单、为价值付费,这本身也没什么毛病! 实际上在这些案例当中自然也不少是因为:付费了买了课程、项目(参加训练营),后端交付不到位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